2025年专家:城市抢人是好现象 放开北京上海落户门槛

随着2025年的临近,城市抢人大战再度成为热议话题。近日,专家指出,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活力,更是区域经济竞争的必然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或将进一步放开落户门槛,以吸引更多人才。小编认为,这种政策调整不仅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更能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人才流动将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些技术人才,比如北上广城市大部分都是移民,这些移民中有很多技能人才、工匠人才,这些也需要纳入人才政策的考虑范围,包括城市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才,甚至服务、家政人员都应该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方面,” 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接受凤凰网财经国子策专访时表示。

据中原地产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50余城市以及山东、海南、江西、吉林、云南等省份发布了人才引进新政。尤其是5月16日天津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后的20个小时里,据统计,就有30万人登录并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谈到各地的人才大战,王辉耀认为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说明地方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中国现在要成为创新性国家,正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我们有非常大的青年人才、专业人才等需求。此外,我们进入老龄化阶段,各地也缺年轻人。人才大战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老龄化的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发展的经济转型两个因素。”

同时,谈到大城市病问题,王辉耀建议一方面让农村宅基地进行自由流转,另一方面要逐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革开放四十年,每十年有一个红利。八十年代是联产承包,九十年代是住房改革,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比如有的房就值好几百万。2000年的这十年,我们加入WTO,中国的GDP一下翻了好多倍,贸易也翻了好多倍。但是改革开放的最后这十年,我们真的缺一个大福利。实际上,农村的宅基地可以流转起来,让宅基地也像城市住房一样,农民拥有产权可以转让,享受开放的红利。”

人才政策应考虑技术人才,甚至家政人员

凤凰网财经:当前“人才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多个城市发布人才引进政策,比如最新的海南、天津陆续发布了相关人才落户政策。您认为,这次人才争夺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2025年专家:城市抢人是好现象 放开北京上海落户门槛

王辉耀:去年武汉开始提出百万人才计划,此后成都、西安、长沙,包括最近的天津多个城市响应。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说明地方政府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中国现在要成为创新性国家,正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我们有非常大的青年人才、专业人才等需求。此外,我们进入老龄化阶段,各地也缺年轻人。人才大战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老龄化的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发展的经济转型两个因素。

我在2009年写了一本书叫《人才战争》,当时我们谈的主要是国际上的人才争夺战。最近,出版社又出了更新版《人才战争2.0》。实际上,国际上的人才战争一直存在。目前,中国人才大战主要在各个城市之间,主要以存量为主,各个城市之间互相调节,未来可能也要做增量,面向世界吸引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到中国。但最重要的一点,人才吸引过来后,怎么保证留得住,怎么结合当地发展经济情况来吸引人才,这个是后面需要考量的事情。

凤凰网财经:其实,历年各个城市都会出台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吸引政策。但是这一轮似乎比之前更加激烈,为什么?有分析认为,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劳动力成本高增,各个城市提前布局。您怎么看?

王辉耀:人口老龄化确实是一方面的原因。我觉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城市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有这个需求。比如,现在很多城市基础建设已经修得非常好,高速公路、高楼大厦都已经很完善了,但大楼里面没有人才,有硬件,没有软件。各个城市也意识到硬件完善后,最后决定一个地区竞争的是人才,人才效益会带来群聚效益。所以我觉得跟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以及现在人更重视生活的质量和人的社会城市化集聚效应等有关。

建议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

凤凰网财经:对于当前各地的人才吸引政策,您有什么建议?

王辉耀:现在中国有很多移民城市,比如深圳有两千万的常住人口,但户籍人口大概只有几百万,大概有一千多万的人口都是移民,但他们都拿不到户口。这可能导致这些没有户口的人不定期的流动。这些移民里有很多的技能人才,比如工匠人才可能不是大学生,但却是某方面的技术熟练工,而珠三角、长三角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我们觉得人才政策也要面向这些人。放宽落户政策,让他们留下来,否则这些人大量走,或者培养几年后就走了,不利于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甚至制造业找不到人后又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包括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甚至包括服务人员、家政人员都应该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方面。这些人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基本人才,城市是需要这种技能人才的。

凤凰网财经:那么,这个标准怎么评估?如果放宽了门槛,会不会增加城市大量扩张的负担?比如北上广就提出了控制人口规模的目标。

2025年专家:城市抢人是好现象 放开北京上海落户门槛

王辉耀:我们改革不只是一个局部的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改革。农村和城市之间应该形成双向回流,而不是单方面的流动。我建议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一些城里人想到农村去,那么他可以卖掉城里的房,到农村去建一个别墅或者小房屋,一些80、90后的农民工想出来,宅基地流转后,他有了第一桶金,他可以在城里买房付首付。同时,双向流动形成了,农村各方面物质生活提升了,也会吸引更多人口到农村。但是现在没有这个政策支持导致一直是单向流动。

这也涉及到一些更深层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觉得有三大红利,每十年有一个红利。八十年代是联产承包,九十年代是住房改革,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比如有的房就值好几百万。2000年的这十年,我们加入WTO,中国的GDP一下翻了好多倍,贸易也翻了好多倍。但是改革开放的最后这十年,我们真的缺一个大福利。实际上,农村的宅基地可以流转起来,让宅基地也像城市住房一样,农民拥有产权,可以转让,享受开放的红利。城里人有出有进后,城市也不会只出现只增不减的现象。

另外,我觉得还要改进城市管理水平,比如北京有两千万人口,城市病问题就已经非常突出。但东京是一个三千万的大城市,既不堵车,也不污染,交通便捷,干干净净。首尔是两千五百万的大城市,也不存在暂住证、临时户口等。谁都能来东京、首尔,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其他城市的,只要有工作,能够生活下去就能成为长期永久居民。所以,中国在管理上还需要提升。中国城市的容量最大也就两千万,还有很多的空间。

建议一线城市放开户口门槛户籍不应该和福利挂钩

凤凰网财经:那么,如果一线城市放开了,其他二线城市是不是竞争力就弱了?

王辉耀:长期来看,户籍和福利应该跟着工作调整。比如纽约是一个两千万的大城市,只要在纽约有工作,能找到房子就可以居住下来。户籍也不是谁来都给户口,比如北京的家政人员,如果他在北京待了十年,交了十年社保,但还是拿不到户口,我认为是有问题的。这种有固定工作、交过社保的可以考虑给户口。而且他在北京工作,小孩还上不了学,还得回老家上学,我觉得这些不公平的现象需要改变。

至于一线放开了,二线竞争力就削弱了的问题。我觉得未来不一定会成为很大问题。比如大学毕业生来北京找到工作了,能够生活下来,居住下来,为什么不给户口?有的人生活不下去,找不到工作等自然去别的地方了,去寻找生活成本更低,更能找工作的地方。所以,并不是北京一放开门槛,全中国十多亿人都涌进来,有些涌不进来,因为没有生存的条件。即使户口放开,每个城市都有门槛的,包括生活成本、买房成本、就业机会等。一个人对社会有纳税有贡献就应该给予户口,不管是成都还是上海。现在大学生去二线城市,有些政府还给住房补贴,所以不见得大家都选择一线城市。

同时,现在户口带来了很多当地的福利,这需要逐步改革。中国有财力改革教育学龄、普及义务教育,我们也应该用部分财力提升社保水平,改革城市户口不公平问题。为什么有城市户口和没有城市户口差别那么大?这个福利要尽快地缩小,应该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2025年专家:城市抢人是好现象 放开北京上海落户门槛

凤凰网财经:您的意思是更多福利不要和户籍挂钩?

王辉耀:我觉得这个方向绝对是应该做的,户籍不应该和福利挂钩,而且应逐步向工作挂钩,向社会挂钩。比如国外,福利一般跟着工作走,你有工作,就有牙医,有医疗保险,有很多小孩的补贴等,不是看你是哪儿人,这不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有个北京户口,所有的政策都可以享受,没有就不享受,这是不公平的。同样,我们社保体系也要完善,对老弱病残、需要救济的人,目前支撑体系很少。

人才政策应该和当地产业挂钩

凤凰网财经:现在这些二三线城市的人才吸引政策陆陆续续出台,是否会倒逼一线城市做一些改变呢?

王辉耀:肯定会的,这是个连锁反应。国内城市人才大战促进政府去思考,怎么样留住人、吸引人、用好人才。但如果仅仅是抢人,不做好后期工作是不够的。现在大家更多看行业发展,比如成都发展IT行业,那就吸引这方面的人才,人才和当地经济行业挂钩。如果地方没有相关产业,即使吸引来了,估计也不能长久,所以还是就业带动人才,人才要跟着产业走,就业走。政府布局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这个问题。

凤凰网财经:那么,您怎么看目前的一些人才吸引政策和房地产政策挂钩现象?

王辉耀:我觉得政策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但大方向是对的,政策是对的,氛围是对的。我只是希望把技能人才和服务型人才都考虑进去,不一定被学历限制。大城市住房空置率也很高,有户籍可以买房,之所以有限购,还是因为有房和没房差距太大,房产和福利挂钩太大。比如北京户口,同时拥有一个学区房就能上好学校,这都是有问题的,很多都是附加的,要让房地产市场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附加城市户口的价值。

凤凰网财经:除了国内人才,对国外人才的政策情况如何?效果如何?

王辉耀:这方面政策比较多,比如2008年出台的“千人计划”,国内各地方也都有人才吸引的政策,国家开放教育,外交部开放外国学生的吸引以及对外国留学生在华的实习、工作签证放开等。我们现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要培养知华派、留华派,就需要更多的国际人才。

记者:目前的效果怎么样?

王辉耀:效果挺好,未来还是要抓紧落实,目前,比例还是很低。

标签:

相关推荐

  •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来了!想要快速提升信用卡额度?这份2025年12家主流银行信用卡提额秘籍将为你揭秘核心技巧。无论是工行、建行还是招行,我们整理了每家银行的独家提额规则、评分标准及实战策略,助你轻松突破额度天花板。从刷卡姿势到账单优化,这份攻略覆盖所有关键细节,马上收藏这份信用卡提额终极指南,让你的信用额度实现质的飞跃!今天...

    2025/09/26
  • 20255万元基金投资一年收益预估及计算方法

    20255万元基金投资一年收益预估及计算方法

    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20255万元买基金的话一年一般能赚多少钱?怎么计算?这个问题。基金收益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金类型、市场行情等。一般来说,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约2%-3%,债券基金3%-6%,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可能达到8%-15%,但也有亏损风险。要计算具体收益,可以用本金乘以预期收益率,比如20255万元投资年化5%的基金,一年收益约为1012.75万元。...

    2025/09/26
  • 2025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_客服上班时间一览表

    2025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_客服上班时间一览表

    "听说2025年重庆公积金贷款政策要调整?最近好多人在问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到底是多少,客服上班时间有没有变化。我特意打听了下,目前官方确实公布了最新安排——人工客服还是保持工作日8:30-18:00的服务时段,中午不休息。不过贷款额度审批可能会出新规,具体得等明年一季度文件落地。要办业务的朋友记得收藏好这个时间表,避开节假日高峰期,直接打0...

    2025/09/26
  • 2025芝麻信用分750以上都是什么人?中流砥柱占比20%

    2025芝麻信用分750以上都是什么人?中流砥柱占比20%

    "听说2025年芝麻信用分能上750的都是大佬?最近网上疯传这个分数段的中流砥柱占比高达20%,真的假的啊?我查了查资料,发现这个预测还真有点依据。随着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预计到2025年,那些收入稳定、消费理性、按时还款的都市白领和中小企业主,确实最有可能冲上750+的高分段。不过20%这个比例到底准不准?咱们还得看接下来两年支付宝的风控政策怎么调整。你们...

    2025/09/26
  • 2025征信40问,你知道多少?

    2025征信40问,你知道多少?

    随着征信体系不断完善,2025征信40问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作为信用社会的核心议题,你知道多少关于新版征信的规则变化?从贷款审批到生活服务,2025征信40问涵盖了个人信用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带您深入解析这些关键问题,帮助您提前掌握信用时代的生存法则,避免因征信盲区而影响未来发展。信用报告是什么?是您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记录您借债还钱、合同履行、...

    2025/09/26
  • 2025又一起185亿大案!近10万人卷入集资骗局,女老板南京受审,52万人网上看直播!

    2025又一起185亿大案!近10万人卷入集资骗局,女老板南京受审,52万人网上看直播!

    2025年又一起惊天大案震惊全国!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85亿的集资骗局被曝光,近10万人深陷其中,血汗钱化为泡影。小编刚刚获悉,案件核心人物——女老板已在南京出庭受审,庭审过程引发全民关注,52万网友在线围观庭审直播!这场打着高回报幌子的骗局如何层层套路投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资本游戏?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直击庭审现场,揭开这起年度最大集资骗局的层层迷雾!...

    2025/09/26
  • 2025又一金融大鳄落马,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遭批捕

    2025又一金融大鳄落马,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遭批捕

    2025年,金融圈再爆重磅消息!一位曾叱咤风云的金融大鳄因涉嫌重大经济犯罪被批捕,引发行业震动。令人唏嘘的是,这已是其人生第二次锒铛入狱。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涉案金额巨大,牵扯多方利益。该事件不仅暴露了金融监管的漏洞,也为从业者敲响警钟。“贪婪终将付出代价”,网友如此评价这位跌落神坛的资本玩家。图片来源:花瓣美素继生命人寿张峻、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安...

    2025/09/26
  •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30个思路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30个思路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已成为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环境变化,传统催收手段效果有限,银行亟需创新30个思路来提升清收效率。本文将深入探讨从法律诉讼优化、科技赋能到债务重组等多元化策略,帮助银行在2025年实现不良资产的高效处置。这些方案不仅涵盖风险预警机制升级,还包括与第三方机构协作等创新模式,为银行清收工作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一、主动...

    2025/09/26
  • 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

    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

    各位金融从业者和贷款申请人注意了!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即将成为信贷审批的核心关卡。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各大商业银行正全面升级风控体系,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因贷前调查不严导致的坏账金额同比上升23%。这份涵盖企业经营、个人征信、抵押物评估等维度的标准化问卷,将直接影响85%以上的贷款审批结果。本文将深度解析这份"百问清单"的关键要点,帮助您提前做好应...

    2025/09/26
  • 2025一个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

    2025一个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

    2025年,一则**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震惊全网!小张因资金周转困难,在某网贷平台借款14万元,不料却陷入**高利贷陷阱**,短短3年利滚利竟需偿还109万。**暴力催收、恐吓威胁**让他濒临崩溃,最终在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对**网贷乱象**的强烈关注。这起事件揭露了部分平台**砍头息、阴阳合同**等黑幕,也警示人们务必警惕**金融诈骗**。...

    2025/09/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