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常见的几类理财到底是赚谁的钱?

很多人都想理财赚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买买余额宝就可以。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理财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呢?理财的渠道那么多,都是赚的谁的钱呢?

理解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至少能看清各种理财产品本质,不容易上当受骗。下面小编就例举了5类常见的理财渠道,看看它们是赚谁的钱。

1. 银行

首先说一说银行,银行的利息来自于吸储与放贷的息差。

举个例子,今天你存进银行卡10万,如果没有其他操作,那么银行就按活期给你计算利息。活期的利息大家都知道很低,只有0.35%。

定期的利息稍微高点,用户可以网银操作转为定期。如果存定期1年,利率按1.5%算,那么10万元存1年后就是1500元利息。银行把这10万块贷款给企业或者个人买房,按1年期银行贷款利率4.75%算,银行用10万元存款能赚4750元,减掉给储户的利息,剩下的息差=3250元就是银行赚的钱。

Tips:你的钱是借给了银行,而不是向银行贷款的企业和个人,所以即使个人或者企业还不上贷款了,用户存的钱,银行照样得还。这一点上,银行与P2P在概念上就截然不同。

2. P2P

顺道来看P2P,P2P左手对接有钱想投资的人,右手对接四处借钱的人,这种方式和银行有点像。不过P2P和银行之间,信誉天差地别,所以运作模式上也有区别。

举个例子:银行就像是蔬菜批发商,老百姓就像种地的农民。农民把青菜低价卖给批发商,之后批发商会不会遇到地痞流氓拿菜不给钱,根本不需要农民关心;P2P则有点像蔬菜批发市场,老百姓只是把青菜拿到市场摆摊,而不是卖给批发市场。

P2P的这种做法,好处显而易见:农民赚大头,批发市场只是收一点场地服务费,这比批发商厚道多了。这就是P2P给出的预期收益远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原因所在。

不过万事无完美,P2P也有缺点:要是地痞流氓拿了菜不给钱怎么办呢?如果天天发生这种事情,那这个批发市场还怎么开下去?哪个菜农还敢把青菜拿去卖?

所以批发市场(P2P平台)会干两件事情:一是不让地痞流氓进市场;二是真的有人闹事,它会赔偿菜农损失。只要这种事情不是太多的话,批发市场完全有能力这么做。

所以在绝大多数靠谱的P2P平台上,投资者不仅能拿到高预期收益,还能享受“零风险”。但实际上怎么可能真的零风险呢?只要有借贷,必定会有人无法按时还钱,这是基本常识。因此“零风险”的背后,其实是P2P平台的默默倒贴。只要赚得比贴得多,这就都不算事儿。

3. 基金

再来说基金,把钱投到基金的人通常被叫做“基民”,那么基民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基金主要是把钱投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工具(比如大额存单、央行票据等),所以基金赚的钱自然是来自这些市场。比如余额宝就是一类货币基金,投资的就是金融市场工具“大额存单”等。基金就是通过投资各类金融产品,赚钱后再分给大家。

4. 股票

2025常见的几类理财到底是赚谁的钱?

那么股市赚的钱来自哪呢?第一个,是来自于别人的亏损,这是最主要的,俗话都说股市是零和游戏嘛;其次,是来自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分红,股东当然要分红嘛。不过A股市场真正每年分红了的有多少呢?即使赚了钱,也有各种理由拖着不分红,原因你懂的,当然了,这是题外话。

2025常见的几类理财到底是赚谁的钱?

5. 债券

所谓债券,通俗来讲就是借钱的凭证。借钱当然要付利息,所以买债券赚钱赚的就是利息。

总结:理解了以上这些理财方式的本质,你基本就不能再上当了。就比如常有人跟你说,有人在微信群里拉人,说投资1000块钱,2个月就能翻倍。你是不是很心动?心动!但是请先想一想,它赚的钱从哪来?预期收益合理吗?更多介绍>>

2025常见的几类理财到底是赚谁的钱?

标签:

相关推荐

  •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

    202512家银行信用卡提额具体细节!绝对攻略!来了!想要快速提升信用卡额度?这份2025年12家主流银行信用卡提额秘籍将为你揭秘核心技巧。无论是工行、建行还是招行,我们整理了每家银行的独家提额规则、评分标准及实战策略,助你轻松突破额度天花板。从刷卡姿势到账单优化,这份攻略覆盖所有关键细节,马上收藏这份信用卡提额终极指南,让你的信用额度实现质的飞跃!今天...

    2025/09/26
  • 20255万元基金投资一年收益预估及计算方法

    20255万元基金投资一年收益预估及计算方法

    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20255万元买基金的话一年一般能赚多少钱?怎么计算?这个问题。基金收益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金类型、市场行情等。一般来说,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约2%-3%,债券基金3%-6%,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可能达到8%-15%,但也有亏损风险。要计算具体收益,可以用本金乘以预期收益率,比如20255万元投资年化5%的基金,一年收益约为1012.75万元。...

    2025/09/26
  • 2025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_客服上班时间一览表

    2025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_客服上班时间一览表

    "听说2025年重庆公积金贷款政策要调整?最近好多人在问重庆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人工客服电话到底是多少,客服上班时间有没有变化。我特意打听了下,目前官方确实公布了最新安排——人工客服还是保持工作日8:30-18:00的服务时段,中午不休息。不过贷款额度审批可能会出新规,具体得等明年一季度文件落地。要办业务的朋友记得收藏好这个时间表,避开节假日高峰期,直接打0...

    2025/09/26
  • 2025芝麻信用分750以上都是什么人?中流砥柱占比20%

    2025芝麻信用分750以上都是什么人?中流砥柱占比20%

    "听说2025年芝麻信用分能上750的都是大佬?最近网上疯传这个分数段的中流砥柱占比高达20%,真的假的啊?我查了查资料,发现这个预测还真有点依据。随着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预计到2025年,那些收入稳定、消费理性、按时还款的都市白领和中小企业主,确实最有可能冲上750+的高分段。不过20%这个比例到底准不准?咱们还得看接下来两年支付宝的风控政策怎么调整。你们...

    2025/09/26
  • 2025征信40问,你知道多少?

    2025征信40问,你知道多少?

    随着征信体系不断完善,2025征信40问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作为信用社会的核心议题,你知道多少关于新版征信的规则变化?从贷款审批到生活服务,2025征信40问涵盖了个人信用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带您深入解析这些关键问题,帮助您提前掌握信用时代的生存法则,避免因征信盲区而影响未来发展。信用报告是什么?是您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记录您借债还钱、合同履行、...

    2025/09/26
  • 2025又一起185亿大案!近10万人卷入集资骗局,女老板南京受审,52万人网上看直播!

    2025又一起185亿大案!近10万人卷入集资骗局,女老板南京受审,52万人网上看直播!

    2025年又一起惊天大案震惊全国!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85亿的集资骗局被曝光,近10万人深陷其中,血汗钱化为泡影。小编刚刚获悉,案件核心人物——女老板已在南京出庭受审,庭审过程引发全民关注,52万网友在线围观庭审直播!这场打着高回报幌子的骗局如何层层套路投资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资本游戏?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直击庭审现场,揭开这起年度最大集资骗局的层层迷雾!...

    2025/09/26
  • 2025又一金融大鳄落马,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遭批捕

    2025又一金融大鳄落马,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遭批捕

    2025年,金融圈再爆重磅消息!一位曾叱咤风云的金融大鳄因涉嫌重大经济犯罪被批捕,引发行业震动。令人唏嘘的是,这已是其人生第二次锒铛入狱。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涉案金额巨大,牵扯多方利益。该事件不仅暴露了金融监管的漏洞,也为从业者敲响警钟。“贪婪终将付出代价”,网友如此评价这位跌落神坛的资本玩家。图片来源:花瓣美素继生命人寿张峻、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安...

    2025/09/26
  •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30个思路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30个思路

    2025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已成为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环境变化,传统催收手段效果有限,银行亟需创新30个思路来提升清收效率。本文将深入探讨从法律诉讼优化、科技赋能到债务重组等多元化策略,帮助银行在2025年实现不良资产的高效处置。这些方案不仅涵盖风险预警机制升级,还包括与第三方机构协作等创新模式,为银行清收工作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一、主动...

    2025/09/26
  • 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

    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

    各位金融从业者和贷款申请人注意了!2025银行贷前调查100问即将成为信贷审批的核心关卡。随着金融监管趋严,各大商业银行正全面升级风控体系,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因贷前调查不严导致的坏账金额同比上升23%。这份涵盖企业经营、个人征信、抵押物评估等维度的标准化问卷,将直接影响85%以上的贷款审批结果。本文将深度解析这份"百问清单"的关键要点,帮助您提前做好应...

    2025/09/26
  • 2025一个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

    2025一个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

    2025年,一则**网贷者借14万还109万的真实经历**震惊全网!小张因资金周转困难,在某网贷平台借款14万元,不料却陷入**高利贷陷阱**,短短3年利滚利竟需偿还109万。**暴力催收、恐吓威胁**让他濒临崩溃,最终在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对**网贷乱象**的强烈关注。这起事件揭露了部分平台**砍头息、阴阳合同**等黑幕,也警示人们务必警惕**金融诈骗**。...

    2025/09/26
返回顶部